隨著全球電動車 (EV) 發展勢頭的加速,中東和中亞地區正逐漸成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地區。在雄心勃勃的政府政策、快速的市場應用以及跨境合作的推動下,電動車充電產業正蓄勢待發,迎來變革性成長。以下是對該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入分析。
1. 政策驅動的基礎建設擴張
中東:
- 沙烏地阿拉伯計畫安裝 50,000充電站到 2025 年,在其「2030 願景」和「綠色倡議」的支持下,包括為電動車購買者提供免稅和補貼。
- 阿聯酋以 40% 的電動車市佔率領先該地區,並計劃部署 1,000 輛公共充電站到 2025 年。 UAEV 計劃是政府與 Adnoc Distribution 的合資企業,正在建立全國性的充電網路。
- 土耳其支持其國內電動車品牌 TOGG,同時擴大充電基礎設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中亞:
- 烏茲別克是該地區的電動車先鋒,其充電站數量已從 2022 年的 100 個增至 2024 年的 1,000 多個,目標是到 2033 年達到 25,000 個。超過 75% 的直流快速充電樁採用中國GB/T標準.
- 哈薩克計劃在2030年建立8,000個充電站,重點關注高速公路和城市樞紐。
2. 市場需求激增
- 電動車普及率:中東電動車銷量預計將以 23.2% 的複合年增長率成長,到 2029 年達到 94.2 億美元。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佔據主導地位,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興趣超過 70%。
- 公共交通電氣化:阿聯酋杜拜的目標是到 2030 年擁有 42,000 輛電動車,而烏茲別克的 TOKBOR 營運 400 個充電站,為 80,000 名用戶提供服務。
- 中國品牌佔據主導地位:比亞迪和奇瑞等中國品牌在這兩個地區均處於領先地位。比亞迪位於烏茲別克的工廠每年生產3萬輛電動車,其車型佔沙烏地阿拉伯電動車進口量的30%。
3. 技術創新與相容性
- 高功率充電:超快速350kW直流充電器正在沙烏地阿拉伯高速公路部署,將充電時間縮短至 15 分鐘,達到 80% 的容量。
- 智慧電網整合:太陽能電站和車輛到電網 (V2G) 系統正日益受到關注。阿聯酋的 Bee'ah 公司正在開發中東首個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以支持循環經濟。
- 多標準解決方案:相容於CCS2、GB/T和CHAdeMO的充電器對於跨區域互通性至關重要。烏茲別克對中國GB/T充電器的依賴凸顯了這個趨勢。
4. 策略夥伴關係與投資
- 中國合作:烏茲別克90%以上的充電裝置電動車源自中國,河南速道等公司承諾在 2033 年建成 5 萬個充電站。在中東,沙烏地阿拉伯 CEER 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建造的電動車工廠到 2025 年將實現年產 3 萬輛汽車的目標。
- 區域展覽:中東和非洲電動車博覽會(2025 年)和烏茲別克電動車和充電樁展覽會(2025 年 4 月)等活動正在促進技術交流和投資。
5. 挑戰與機遇
- 基礎建設差距:儘管城市中心蓬勃發展,但中亞和中東部分地區的農村地區卻發展落後。哈薩克的充電網路仍集中在阿斯塔納和阿拉木圖等城市。
- 再生能源整合:烏茲別克(每年 320 個晴天)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是發展太陽能充電混合動力車的理想選擇。
- 政策協調:如東協與歐盟合作所見,跨境監管標準化可以解鎖區域電動車生態系統。
未來展望
- 到 2030 年,中東和中亞地區將出現:
- 沙烏地阿拉伯和烏茲別克擁有 50,000 多個充電站。
- 利雅德和塔什幹等主要城市的電動車普及率為 30%。
- 太陽能充電中心在乾旱地區占主導地位,減少了對電網的依賴。
為何現在投資?
- 先發優勢:早期進入者可以與政府和公用事業公司建立合作關係。
- 可擴展模型:模組化充電系統適合城市群和偏遠高速公路。
- 政策誘因:稅收減免(例如烏茲別克的免稅電動車進口)和補貼降低了進入門檻。
加入充電革命
從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漠到烏茲別克的絲路城市,電動車充電產業正在重新定義出行。憑藉尖端技術、戰略聯盟和堅定的政策支持,該行業有望為那些蓄勢待發、引領未來的創新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成長。
發佈時間:2025年4月28日